为切实增强我校国际学生安全意识,帮助其更好地了解中国涉外法律法规,自觉遵纪守法,近期,我校开展了一系列面向国际学生的关于中国国情、法律法规的宣讲活动。3月25日下午,我校特别邀请了杭州市钱塘区检察院第一检察部沈颖检察官进行现场讲座。国际教育学院、国际时装技术学院副院长陈敏之出席。
受疫情影响,本次宣讲会采用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形式。十余名国际学生代表现场参与宣讲会,百余名境内外国际学生通过线上直播方式参与了本次学习。
宣讲活动中,沈颖检察官着重就电信网络诈骗的定义以及常见诈骗手段进行了讲解。她结合近年发生的多起真实诈骗案例,为学生介绍了十种常见的诈骗形式,包括冒充他人身份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网上交友诈骗、网上购物诈骗等。内容丰富,课堂生动活泼。最后,她为同学们总结了防诈骗“三不要”口诀,即不轻信、不转账、不泄露,并提醒国际学生们,为了避免自己和他人上当受骗,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随后的分享交流环节中,现场的国际学生代表们就如何鉴别电信诈骗以及遭遇电信诈骗应该如何处置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沈颖检察官对此一一进行了解答。

此次国际学生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宣讲活动有效提升了国际学生们的安全意识、法律意识。不仅仅是在场的留学生代表积极参与,50余名通过直播观看的境内外学生也积极参与,收获颇丰。
我校一直以来重视国际学生的法律法规教育及各类安全教育活动。每年秋季学期开展针对新生的法律法规、校情校规教育,邀请公安、外事等相关方面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此外,学校每年还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面向全校学生开展防诈骗、禁毒、消防安全、实验室安全等各类法律法规及安全教育,帮助国际学生更好地在华学习和生活。